设为首页 | 加为收藏
首 页 | 集团概况 | 集团动态 | 发展规划 | 企业文化 | 下属单位 | 产 业 链 | 人力资源 | 走进康强
集团动态
 
集团动态
行业资讯
 
 
NEWS & INFO
 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:首页  - 集团动态  - 行业资讯
流行性“出血热”的早期识别及预防
更新时间:2017-12-15 08:27:04    点击:1464次

摘 要: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,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,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。以发热、出血、充血、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。防鼠、灭鼠是消灭病源的关键,还要做好食品、环境、个人卫生等事项。


流行性出血热的特征

  • 多发群体:青壮年人

  • 常见病因: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(汉坦病毒)引起。

  • 常见症状:发热、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及恶心呕吐、胸闷

  • 传染性:有

  • 传播途径: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。

  • 疾病描述:冬春季多见,出血热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鼠为主要传染源。临床上以发热、休克、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。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~3周。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: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及恢复期。

1.发热期

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。

起病急,有发热(38℃~40℃)、三痛(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)以及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腹痛、腹泻、全身关节痛等症状,皮肤黏膜三红(脸、颈和上胸部发红),眼结膜充血,重者似酒醉貌。口腔黏膜、胸背、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,或呈条索状、抓痕样的出血点。

2.低血压休克期

多在发热4~6日,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,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。患者出现低血压,重者发生休克。

3.少尿期

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,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。

4.多尿期

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,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,以致尿量显著增多。第8~12日多见,持续7~14天,尿量每天4000~6000ml左右,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。

5、恢复期

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,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,即进入恢复期。尿量、症状逐渐恢复正常,复原需数月。


上一篇: 没有了!
下一篇: 共同努力,让狂犬病成为历史

版权所有:康强医疗
陕ICP备16005241号管理登陆 建站/推广/维护/安全:西安利友科技